A8组问题 四、体温升高的原因及体温调节机制一、体温升高的原因 生理性体温升高(月经前期、剧烈运动等) 病理性体温升高: a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与调定点相适应) 发热不是体温调节障碍,其体温调节功能正常,只是由于调定点上移,将体温调节到较高水平。 b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超过调定点水平) 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如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或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和环境高温所致的中暑等)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温升高。 发热通常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之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再经一些后续环节引起体温升高。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一)外致热源: 1.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 2.病毒:常见的有流感病毒、SARS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3.真菌:许多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也伴有发热。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鹅口疮、肺炎、脑膜炎;真菌的致热因素是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4.螺旋体:螺旋体感染也是引起发热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有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感染后,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痛、乏力,钩体内含有溶血素和细胞毒因子等。回归热螺旋体感染致回归热,表现为周期性高热,其代谢裂解产物入血后引起高热。 5.疟原虫:疟原虫感染人体后,其潜隐子进入红细胞并发育成裂殖子,当红细胞破裂时,大量裂殖子和代谢产物(疟色素等)释放入血,引起高热。 (二)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对产EP细胞有激活作用。2.类固醇体内某些类固醇产物有致热作用体内组织的大量破坏严重的心脏病急性发作、大手术后、X线或核辐射等导致机体组织大量破坏,均可引起发热,严重者可持续数天。
二、体温调节的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哺乳动物体温的恒定,首先依赖于行为性体温调节,其次依赖于自主性和内分泌性体温调节。这主要是自主性体温调节防止体温过高或过低的功能是有限的,而行为性体温调节的功能是无限的,大大地超过了自主性体温调节的功能。 最近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是行为性体温调节可能不完全依赖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调控,而大脑皮质的许多区域在行为性体温调节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PO/AH, 该区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 对来自外周和深部温度信息起整合作用, 通过神经递质的活动以及能量代谢循环的作用, 在体温调定点的限制下, 使体温达到一个平衡。发热时, EP经血液循环到达颅内, 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 使调定点上移。在体温上升的同时, 负调节中枢也被激活, 产生负调节介质, 限制调定点的上移和体温的上升。 (一)正常机体的体温调节 1.下丘脑对体温的调节 下丘脑部位的神经元对温度变化敏感, 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 神经元的电活动明显变化, 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作出对温度的适应性反应。各神经结构的活动都受视前区——下丘脑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 一些细胞群的控制, PO/AH构成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起整合作用的部分。 2.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假说 体温调定点假说认为, 人和高等恒温动物的体温类似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的作用相当于恒温箱的调定器, 是调节温度的基准。PO/AH的热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正常人此点温度定为37℃。若流经此处的血液的温度超过37℃时, 温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引起散热过程加强, 产热过程减弱;如流经此处的血温不足37℃时, 则引起相反的变化。 3.神经递质与体温调节 已知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递质至少有乙酰胆碱 (Ach) 、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5-羟色胺 (5-HT) 三种, Ach和5-HT引起体温升高, NE引起体温下降, 通过对 PO/AH神经元的拮抗作用维持体温恒定。 4.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 对体温的调节 最近发现Ang Ⅱ与正常的体温调节及发热有关。 5.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前, 大量基础研究表明:细菌及其毒素作用使体内产生细胞因子类物质, 如白介素-1 (IL-1β) 、肿瘤坏死因子 (TNF) 、干扰素 (IFN) 等内生性致热物质, 这些物质经不同途径刺激中枢介质PGE2[9]、cAMP等生成, 并使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兴奋, 体内产热过程增强至发热[10];与此同时, 启动机体产生促黑激素 (α-MSH)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AVP) 和蛙皮素 (BN) 等降温物质, 它们经不同途径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11], 使热敏神经元兴奋, 延长机体的散热过程。
(二)发热时的体温调节 1.发热体温正负调节学说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PO/AH, 损伤该区可导致体温调节障碍。目前学界倾向于认为, 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部位。李楚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热体温正负调节学说, 认为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可能有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正调节中枢, 主要包括PO/AH等, 另一个是负调节中枢, 主要包括VSA、MAN等。[12]当外周致热信号通过这些途径传入中枢后, 启动体温正负调节机制, 一方面通过正调节介质使体温上升, 另一方面通过负调节介质限制体温升高。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调定点上移的水平及发热的幅度和时程。 2.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大量的研究证明, 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EP) 可能首先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引起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 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发热中枢介质可分为两类: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案例分析:根据张老师寒战、全身无力和体温38.5°等症状,判断张老师感冒发烧,考虑多种因素,该症状可能是病毒、细菌感染,肿瘤、风湿系统疾病、无菌性炎症、皮肤散热减少等引起,调定点上升,身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出现异常,也可能引起发热。
|